Search


讀國中時很討厭歷史課,除了要死背考試用,但與生活無關的課本,如果不是考試,真的不想記。(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讀國中時很討厭歷史課,除了要死背考試用,但與生活無關的課本,如果不是考試,真的不想記。(考完也忘了)
但主持過幾集大陸尋奇,接觸了許多地方解說員與官員,我對於之前讀的課本內容產生困惑;但歷史脈絡如何,完全不影響我的工作與生活,所以回台後也沒探究。

後來到了巴黎自助行,為了寫一本(自以爲)有深度的遊記書,我很認真研究我所到訪之處的歷史;加上我有會說中文的法國朋友,可以解答我許多問題。
花了三個月寫完所有內容,我又困惑了,為什麼我對臺灣的歷史如此陌生,而我的朋友卻都清楚自己國家的歷史,
但因為工作忙碌,我也沒再想下去。

開餐廳後,為了加強自己寫文章的能力,我開始閱讀關於食物的文學;只是閱讀總是這樣,會從某一類書籍漸漸多樣化,因為朱宥勳 #學校不敢教的小說,而購入許多臺灣文學,許多經典都是在特殊歷史脈絡下誕生;於是我終於有動機閱讀臺灣歷史文本。

剛開始讀的確異常吃力,因為是在毫無概念下讀,尤其是讀到和以前所想所讀有差異時,雖會困惑但更激起想去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。
我買了多本臺灣歷史,希望多比較不同學者對於歷史研究的詮釋;因此也讀到楊逵、鄭南榕,還有沒被砍頭我還不知道的八田與一。

我們的要說自己是哪裡人,必須得認識誕生的土地上過往的歷史;「我是誰」不只是哲學上的思考,如果沒有文化、沒有歷史記憶,我們只是不完整的個體。

與大家分享所讀的歷史心得,都是讓我震驚、難過、痛苦的片段;如果有人覺得我要讀某本書來平衡,歡迎推薦給我,千萬不要流於不理性的謾罵挖苦。

歷史可以原諒,但不能遺忘,在版上大家可以討論、爭辯,但別因為過往的事傷害彼此;這也是我們要了解歷史的原因,別讓錯誤重蹈覆轍。

那些編撰歷史來混淆視聽的勢力,
最好祈禱越少人發現越好,
因為被欺騙背叛的感覺異常難受⋯⋯

圖片為 日治時期 #藍蔭鼎 作品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已經離開兒童台但仍在娛樂圈做自己喜愛的工作, 邊經營餐廳《越廚》邊享
View all posts